自1896年 以來,用心製造每件鍋具

Cookware made right since 1896

在阿帕拉契山脈與田納西河之間,座落著LODGE故事的起點——田納西州南匹茲堡(South Pittsburg, TN)。
從這個小鎮的樸實開端,到如今將鍋具銷往世界各地,我們始終堅守約瑟夫・羅吉(Joseph Lodge)創立品牌時所秉持的家庭價值與高品質鑄鐵工藝。

 

歷史圖
1877年.Joseph Lodge 來到了南匹茲堡
 

1877年,Joseph Lodge 和他的妻子 Anna 搬到了南匹茲堡,並定居於此地,夫妻倆的到來,讓城鎮的發展有了重大的改變。

歷史圖
1896年.名為「 Blacklock 」的鑄鐵廠正式成立
 

1896年,Joseph Lodge 創立了 Blacklock 鑄鐵廠,並專注於研發和生產各式平底鍋、湯鍋、露營炊具等鑄鐵料理器具。

歷史圖
1910年.鑄鐵廠更名為「 Lodge Cast Iron 」
 

最初命名為「 Blacklock 」的鑄鐵廠,僅於短短十年之久,就締造了非凡佳績,但令人惋惜的是,工廠在1910年5月,因一場意外大火被燒毀,而 Joseph Lodge 一家並未就此放棄,歷經三個月的重建修復後,工廠又再度重啟,至此,鑄鐵廠也正式更名為「Lodge Cast Iron」。

歷史圖
1950-1965年.轉型為自動化澆鑄生產模式
 

隨著經濟復甦,LODGE 為了響應不斷增長的業務需求,開始將傳統的手工澆鑄轉型為自動化。1963年,首席執行長 Dick Kellerman 率領工廠進行生產線革新,同年,首度購入了 Disamatic 砂型鑄造設備,而後在隔年又再度地添購了第二套設備,經過一連串產線改革,正式於1965年成為美國本土第一家使用 Disamatic 砂型鑄造設備完成生產的公司,這為 LODGE 帶來了更安全、更優秀的生產效能。

歷史圖
1973年.極具代表性的品牌商標誕生
 

1973年,LODGE 設計了第一個商標,當時任誰也沒想到,一只盛裝荷包蛋的黑色煎鍋竟會成為 LODGE 最具代表性的商標。從那時起直到現今,商標的輪廓陸續做了調整,但同一只煎鍋與雞蛋的識別元素仍舊延續著。 LODGE 的首席執行長 Dick Kellerman 曾在一封書信中提及了商標創作的起源 — “Bob向我展示了他在美國查塔努加與 Scott Sullivan 一同設計的新商標,他寫道:「圓形的煎鍋搭配雞蛋的圖形,以此做為 LODGE 字母中的「O」代表,這與產品結合的視覺識別富含了意義與趣味性,概念非常的棒!」” 這封信文中所提到的 Bob 是 LODGE 現任榮譽首席執行長 Bob Kellermann。他一直以來都想為品牌設計一個商標以提升品牌的辨識度,但這是一項長遠性的目標,因此在1973年之前都未有商標的釋出,直到 Scott 提出了構想,LODGE 才開始有了商標的雛形架構。後來的幾年裡,不同的詞句被添進商標,顏色也被重新排版了好幾次,但唯獨黑、白、黃三色一直被保留著,就如煎鍋圖案一樣,品牌始終堅持的辨識核心元素。

歷史圖
1994年.榮獲「 有害廢棄物減量卓越獎 」
 

LODGE 致力於綠色環保生產技術,1994年又再次革新了鑄造廠,改用電磁感應熔煉設備取代傳統燃煤沖天爐,此舉獲得了田納西州州長頒發的「 有害廢棄物減量卓越獎 」。

歷史圖
2002年.業界首創預先電燒處理技術
 

由首席執行長 Bob Kellermann 親自率領工廠,進行精密的鑄鐵廚具加工,經過預先電燒技術 (Pre-Seasoned) 處理過的鍋具不須開鍋即可使用,此舉不僅是業界首創,更成為業界爭相仿效的標準加工技術。

歷史圖
2005年.推出琺瑯鑄鐵鍋系列
 

琺瑯鑄鐵鍋外型多彩迷人,價格也相當實惠,自推出後便屢創銷售佳績,廣受各大媒體及消費者的好評,是每戶家庭或高檔餐廳必備的經典廚具。

歷史圖
2013年.推出高碳鋼鍋系列
 

鍋具質地堅韌厚實、耐用不怕空燒,出廠前皆採用預先電燒處理,因此不須經過繁瑣的開鍋或養鍋程序即可直接使用,針對其優越的耐用度、快速上手的特性,除了是專業廚師在選鍋上的不二之選,更深受露營愛好者的青睞。

歷史圖
2017年.興建第二座鑄造廠
 

2017年年底,規模 127,000 平方英尺的第二座鑄造廠開始營運,別名為「 3rd Street Foundry 」,這座鑄造廠將 LODGE 的生產效能提高到75%。

歷史圖
直至今日.不斷地創新與突破技術界限
 

LODGE 除了是最具代表性的鑄鐵鍋品牌,更是該領域的創始先鋒,承襲了百年的鍛鐵技藝,在鍛造工藝上秉持著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職人精神,從原料精選到鍛造,皆經過多項嚴格品質把關,期望帶給每位消費者最好的料理體驗。